行业资讯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展望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09/06/03
引言
在我国,交通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根据2003年至2007年的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因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60~9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在所有这些因交通违法造成的交通事故中,违反交通信号,主要是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交通违法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一直较高。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以下简称为闯红灯系统),俗称“电子警察”、“电子眼”,是不间断地监测和记录信号控制交叉口或路段的“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行为,并对具有闯红灯违法行为的车辆以图片形式记录、存储、传输的执法装备,是我国最早推广使用的交通技术监控系统之一,也是遏止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闯红灯系统的应用和技术现状
2.1闯红灯系统应用现状
1996年,我国第一套“抢红灯自动拍摄器”在北京试验成功。同年,上海从德国引进称为“追飞拍”的光学照相电子警察;然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先后开始安装和使用。北京市目前已经安装并投入使用了7期闯红灯系统,累计970余套,约监控1400个车道。深圳市安装有闯红灯系统近2000套,约监控5000个车道,基本覆盖了城区主要信号控制路口。上海市从1999年开始已经累计安装了1200余套闯红灯系统,约监控3000个车道,并计划到2010年安装达到1800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1万余套闯红灯系统,监控2万余个车道的车辆闯红灯违法行为。从调研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江城足球网 :、山东等省(市)的应用情况来看,每个地级市均在城区主要路口、路段安装了闯红灯系统,一些县(市),甚至部分乡镇也有安装和使用。可以说,闯红灯系统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
2.2闯红灯系统技术现状
闯红灯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车辆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违法行为判定和处理单元等。车辆检测方式,主要有线圈(感应)检测、视频检测、压电检测等几种。图像采集方式,主要有数码相机采集、摄像机(视频)采集、数码+视频采集、高清晰摄像机等几种。现对常见类型闯红灯系统的性能及应用作简单比较分析。
闯红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闯红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可归纳为功能性问题和可靠性问题两类。
3.1功能性问题
(1)系统的闯红灯违法行为判定逻辑不严密。
部分闯红灯系统判定逻辑不能区分车辆的闯红灯违法行为和红灯压线违法行为,甚至将车辆绿灯或黄灯时已通过停止线,变红灯后继续行驶的行为也误判为闯红灯行为。
(2)系统对闯红灯违法车辆的取证信息不完整。
部分闯红灯系统取证信息没有清晰反映红灯信号、停止线等要素或者车辆号牌号码不清晰,特别是夜间记录的图片效果较差。
(3)闯红灯系统的时钟记录误差大。
部分闯红灯系统的系统时间与实际时间误差较大,有的甚至相差数小时,导致取证信息记录的是白天时间,而系统抓拍图片却反映的是晚上场景。
(4)闯红灯系统的监控车道设置不适宜。
部分闯红灯系统的监测车道为设有左弯等待区的左转车道,或者监测车道为直行并右转混行车道,易造成系统将正常进入左转弯待行和正常右转的车辆误记录为闯红灯。
3.2可靠性问题
(1)闯红灯系统的电气安全性能措施不到位。例如,产品没有接地端子,没有安装过载、漏电和短路保护装置,产品的耐压、绝缘性能不良等。
(2)闯红灯系统的电磁抗扰度性能相对较差。例如:系统缺乏必要的防雷装置、滤波装置等,导致雷击等干扰后出现系统故障。
(3)闯红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不强。系统的耐高温性能(70℃)和耐低温性能(-20℃)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数码相机的抗低温性能相对较差,工控机的抗高温性能相对较差,一些自制电路板的抗湿热性能相对较差等,导致了系统在恶劣天气下易出现故障。
[!--empirenews.page--]
3.3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闯红灯系统的公安行业标准符合性能差。
部分闯红灯系统的生产企业不了解公安行业标准GA/T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依然生产闯红灯违法行为逻辑判定不严密的系统,部分闯红灯系统未经专业机构的检测,系统的可靠性能较差。
(2)闯红灯系统的选型不合理。
部分闯红灯系统的使用环境与系统本身的特性不相符。例如,部分大路口采用普通模拟摄像机采集图片时,受制于分辨率较低的影响,往往红灯信号不清晰;部分闯红灯系统采用视频检测车辆的模式,易受环境光变化、阴影、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3)闯红灯系统的验收工作不规范。
部分闯红灯系统的验收检测工作不到位,虽然一些地方在投入使用前经过质检部门检测或专家组验收,但由于地方质检部门的交通监控技术专业水准不高,效果不好,验收合格的监控系统依然存在着设置、安装和调试不合理、不到位等问题。
(4)闯红灯系统的日常维护不到位。
闯红灯系统的日常维护中未及时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调整安装位置和参数,易导致错抓、误抓或漏抓的现象。例如:路面分道线和停止线因磨损不易看清,道路因路面施工后标线有改动,标志有损坏未及时修复等。
发展展望
鉴于以上问题,闯红灯系统宜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闯红灯违法证据的严密性。
闯红灯系统记录的车辆违法闯红灯行为应确保逻辑严密,确保闯红灯行为无争议。闯红灯系统记录的电子图片,应确保其作为执法证据的原始性,且应能通过加密等方式防止图片被篡改。
(2)图像采集单元的高清晰化趋势。
从技术角度看,解决图片清晰不够的直接方法是采用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单元,考虑到数字高清晰摄像机产品的逐步成熟,可靠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经济角度看,随着高清晰摄像机应用的逐步扩大,价格与其他类型采集单元亦相差不多。
(3)图像处理单元的嵌入式系统处理模。
受制于操作系统的可靠性,作为闯红灯系统的可靠性往往不够理想,特别是在较恶劣的气候条件时,系统工作稳定性不够。目前,随着嵌入式系统的逐步应用,闯红灯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4)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闯红灯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维护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监控难、维护工作量大的缺陷。采取有效的远程监控方案,可确保闯红灯系统的有效性;采取远程维护的方式,可确保闯红灯系统的可靠性。
(5)闯红灯图片信息的联网传输。
随着闯红灯执法证据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高闯红灯系统违法证据的采集效率。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集中采集闯红灯系统的违法证据,极大的缓解了数据现场下载所需的大量人力。
此外,目前,不少地方开始安装和使用兼有“卡口号牌识别”等功能的闯红灯系统,一定程度上也可用于“嫌疑车辆稽查布控”。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车辆闯红灯违法行为的实时监控和采集的专用系统,辅助功能的实现应以不降低其闯红灯记录性能为前提的。
结束语
闯红灯系统作为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的有力助手,在“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较大的缓解了警力。当前,我们需要在“执法证据的严密性”、“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系统使用的便捷性”等几个方面加强研究,使闯红灯系统在公安交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积极的作用。(作者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巍)